印度最近真是闲不住。前脚刚交付了8架LCA MK1A战斗机,其中竟有6架没有安装发动机,后脚又高调宣布要启动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研发。根据《印度时报》8月25日的报道,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(DRDO)计划向内阁安全委员会提交申请,希望与法国赛峰集团展开深度合作,共同研制航空发动机。这一次的目标是开发一款最大加力推力可达120千牛的发动机,预计用于印度正在规划的AMCA第五代隐身战斗机。项目总预算据说超过70亿美元,虽然具体细节暂未披露,但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已公开确认了相关消息。
提到印度的航空发动机研发,就不得不回顾那款著名的“Kaveri”(卡佛里)发动机。该项目由DRDO燃气涡轮研究分部于上世纪80年代正式启动,定位是为“光辉”战斗机提供配套动力。当时“Kaveri”就像LCA经常被拿来和中国的歼-10比较一样,它也被视作与中国“太行”发动机的对标产品。尽管一个是中推,一个是大推,技术难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,但印度最初设定的指标并不低:三级低压段、六级高压段、双级涡轮设计,军推51千牛,加力推力可达80千牛,推重比接近7.5。理论上,这样的参数与美国的F404发动机相差不大。
展开剩余72%然而现实并不美好。项目于1986年启动,1989年进入验证机和核心机研制阶段,但直到1995年,核心机Kabini才点火成功。1996年才开始制造原型机,1998年仅生产了5台,进度严重滞后。与此同时,LCA项目等不及,只能临时从美国进口F404发动机来维持首飞。此后,Kaveri进入所谓的“爬坡期”,问题却接踵而至:涡轮叶片性能不足,只能从法国购买,2004年在俄罗斯高空测试时仍然未达标,反复修改也无果。
到2006年,Kaveri研制已超过20年,印度不得不邀请法国斯奈克玛(即如今赛峰的前身)加入改进,但依然收效甚微。2010年前后,尽管累计制造了8台原型机,完成了2000多小时试验,甚至还在“阵风”战斗机上进行过核心机试飞,但在关键指标上依然失败。2013年,双方合作彻底终止,2014年印度宣布项目陷入死胡同,几近放弃。后续虽有传出“引进M88发动机技术改造Kaveri”的设想,但进展极度缓慢。直到今天,40年过去,Kaveri仍未完成定型,也未正式装机。
如今印度突然又宣布与赛峰合作研发120千牛推力的发动机,本质上就是与老伙伴“再续前缘”。赛峰正是斯奈克玛的继承者,两者关系一脉相承。法国此番重新合作,外界猜测或许与印度大规模采购“阵风”战斗机的潜在订单有关。毕竟印度一口气放风要买100架以上,对法国而言是巨大的利益。
至于所谓120千牛级发动机,很多人怀疑其实是Kaveri的“增强版”。毕竟Kaveri在2004年测试时台架推力已达85千牛,与F404相差不大,而法国目前正在推动M88发动机的增推型号。印度或许打算依样画葫芦,将Kaveri改造升级,以期实现120千牛的推力指标。
问题在于,印度过去几十年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经历已经证明,光有指标远远不够。即使有法国工程师“手把手”帮忙,Kaveri也依然未能成功。如今他们又试图点亮“第四代发动机”的科技树,但从过往40年的研发节奏来看,大概率依旧难以成功。最终结果,恐怕还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折腾,甚至可能再次沦为一出笑话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同创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